金融投资网讯(记者张璐璇)国家统计局7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6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(CPI)同比上涨0.1%,环比下降0.1%。上半年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.1%。6月份,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(PPI)同比下降3.6%,环比下降0.4%;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.3%,环比下降0.7%。上半年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.8%,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.9%。
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分析指出,6月CPI同比上涨0.1%,翘尾因素拖累降低的同时,国内促消费政策逐步取得初步效果,需求有所修复。PPI同比跌幅连续三个月扩大,传统能源价格波动与出口商品价格承压是主要影响因素。剔除能源与食品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连续四个月持续上涨,由2月的-0.1%增至6月的0.7%,超过1600亿元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补贴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政策稳步推进,对扩大消费起到较好的积极作用。综合来看,王运金表示,上半年我国面临一定的通缩压力,主要源于以下三个因素:一是企业收入与利润增长、居民收入增长放缓。二是关税冲突造成外部需求减弱。三是新旧动能转换期的需求阵痛。
展望下半年,王运金认为,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加码,内需有望逐步恢复,可能会对冲部分输入性通缩因素的影响,带动国内物价小幅回升。下半年财政政策有望“加速”又“加量”,可能会考虑增加国债发行额度,加大对“两重”“两新”、基建、科创等领域的资金支持;将进一步加快政府融资与财政支出进度,着力扩大就业、增加收入、改善民生,有助于促进投资与消费增长。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基调,加大调控强度,必要时会再度降准、降息,加大对实体经济和政府融资的支持力度,促进居民信贷与企业融资增长。在此背景下,下半年CPI有望温和修复,全年呈现前低后稳态势,有望在年底恢复至0.5%左右;PPI降幅有望收窄,年底有望收窄至-2.0%至-2.5%左右。
安全炒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